南京打造“芯片之城” 政产学研合力撬动千亿产业
[为了汇聚人气,打造集成电路的产业集群,江北新区在政策、人才、技术、金融和市场等各个方面都做了部署,以集政产学研多方的力量激活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从产业空白到集聚140多家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让“芯片之城”初具雏形,南京江北新区(下称“新区”)用了3年。
作为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最早入驻江北新区的台积电见证了新区从起点开始的变化。“2015年我们刚来的时候荒芜一片,到了2017年,水、电、机器,所有配套设备都改善好了。”在最近的2018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IC中国”峰会(下称“2018中国半导体年会”)上,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镇球说,“全世界能跟上台积电脚步的不多,江北新区跟上了,而且还在加速。”
2016年7月,全球最大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的工厂落户新区,为“芯片之城”奠定了基础,也挑起了舞龙头的重任。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2018年正式投产后,年销售有望达20亿美元以上。目前,新区已被正式列为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地。
用罗镇球的话来说,台积电最初选择落户南京,除了看中当地政府的执行力和服务效率,还有当地政府对于企业及芯片行业的了解程度。
在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芯片之城”的蓝图上,凝聚专业的人才团队,集合政产学研的多方力量,是撬动这块千亿产业、共建创新高地的必经之路。
“芯片之城”的基础和挑战
江北新区软件园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南京的集成电路应用广泛,拥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过去产业体量不大。“以前一周只有一两家企业来访,现在我们平均每人每天都要接待五六家企业。”
目前,新区已经引进了台积电、紫光存储、ARM、Synopsys、中感微、华大九天、晶门科技等龙头和引领性企业,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封装、成品测试、终端制造等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特别是去年以来,新增各类集成电路企业100余家,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有半数在新区集聚,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正在新区迅速形成。
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制造业强省的南京在制造业领域拥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南京最大的优势是当地的人才资源,南京是中国高校分布密集的城市之一,共有各类人才210万,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均开设有微电子相关的专业,可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在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看来,南京地处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位置,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芯片产业发展势头最好。“北京制造能力相对弱一些,深圳因为靠近市场,设计强但制造不够强,长三角制造最强。南京又拥有区位优势,相信未来会有大的发展。”李珂说。
通富微电(13.280, -0.40, -2.92%)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石磊表示,集成电路不是地域性的产业,而是全球性的,因此南京要打造“芯片之城”,必须要营造产业生态,聚集人气。围绕台积电打造全产业链的生态,南京是有文章可做的。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5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赛迪顾问预测,到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2017~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则高达20.8%。这一增速远远超过了世界的平均速度,也是“芯片之城”发展的大势所趋。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2000年~2017年的平均增速是全球的近5倍。”除了增速,李珂表示,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占全球的一半左右。
不过,正如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周子学在2018中国半导体年会上所提出的那样,中国整体的芯片行业发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存在竞争力较弱和资源分散等问题。在中美贸易战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李珂坦言,就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技术而言,也要比世界落后2~3代。如果只是保持同步发展,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就不能缩小。因此,通过开放与合作想办法赶超,在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寻求突破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由于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太快,相关人才的缺口也较大。一方面,国内快速发展的芯片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前来分享红利,据李珂称,国内产业雇佣的国外人才占了20%的比例;另一方面,国内相关工程师的缺口每年也在5万左右的规模。
政策助力与政产学研合力
为了汇聚人气,打造集成电路的产业集群,新区在政策、人才、技术、金融和市场等各个方面都做了部署,以集政产学研多方的力量激活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2016年,南京市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政策;今年,《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相继出炉;新区也推出了《促进创新创业十条政策措施》,针对研发机构、知识产权促进等方面给予支持,还对集成电路产业在流片补贴、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扶持。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的成立是政产学研通力合作的例子。2016年下半年,新区建成了全国首个涵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全方位产业要素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ICisC,即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并获批成为工信部首批“芯火”双创平台项目。该中心设立了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与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系统应用平台四大特色平台,目标就是把握产业发展的痛点,整合海内外的创新资源,为客户提供精准且专业的服务。
“南京江北的面积比深圳市还大。一定要协同发展,国内外协同创新资源,上下游互动支持。”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在2018中国半导体年会上反复强调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
为了加快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完善机制创新,新区主动与国际顶尖研发机构展开合作。为了激发企业的发展潜能,新区依托专业的服务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对接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政府的扶持及补助政策;针对规模企业对兼并重组的需求和对产业生态的需求,新区则通过吸引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入驻,为企业提供支撑配套。
在人才培育方面,新区在人才资源丰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动校企合作。目前已联合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7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南京)人才培养联盟,建立了集成电路电教培训中心,并牵头知名高校筹建江苏应用型本科IC人才培养联盟。新区还和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Synopsys、中感微、华大九天、中科芯等多家单位建立联合课程,为区域的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供给。新区的线上人才服务平台及线下人才实训基地也将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届时可容纳1500人同时实训学习。
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的支持必不可少。2016年,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新区管委会及相关平台共同出资设立了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重点对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行业、特色产业进行投资的区域引导母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同时,新区还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近百亿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包括主要面向中早期投资的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基金。该批基金已正式投入运营。
罗群表示,未来新区“芯片之城”将重点依托三大产业发展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基地,主要以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为载体,借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创新发展平台,促进芯片与系统应用产业的协同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主要以新区软件园为载体,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中心,以集成电路设计带动产业链的跨越发展;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及封测基地,主要以浦口经济开发区和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发展晶圆制造、配套材料及封测产业。
- 富士通数字退火芯片DAU明年登场[18年05月19日 12:37]
- 高通总裁拜访OPPO,传拿下R15S订单[18年05月19日 12:37]
- 经济学人:台积电先进制程将超越英特尔[18年05月19日 12:36]
- 高通恩智浦并购获批前景乐观 恩智浦股价创本周最大涨幅[18年05月19日 12:35]
- 共建智慧家庭美好未来!2018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精彩盘点[18年05月19日 12:33]
- 乐鑫ESP32开发板正式通过Amazon FreeRTOS的验证[18年05月18日 21:30]